痛風這種病,最喜歡的就是“口無遮攔”的人。
多少次死去活來的發作,讓小伙伴們學聰明了——吃什么東西都要先查查,怕嘌呤高!
內臟不能吃,海鮮不能吃,肉湯不能喝,酒也別想再碰了……
忌口這么多,為啥還會發作?
其實,很多人都忽略了一種常見的食物,它沒多少嘌呤,卻是名副其實的隱形殺手!
最近,浙中醫大二院就接診了一位年輕的痛風患者。16歲男生小利,半夜里突然出現左腳大拇指紅腫熱痛,檢查下來發現尿酸高于600μmol/L,確診為痛風。
醫生仔細詢問,發現這個男孩小小年紀發生痛風的原因竟是:每天喝果汁!
小利不喝酒,也不愛吃海鮮,但從小愛喝甜飲料。
家里人只讓他喝果汁,所以小利平常很少喝水,基本都用果汁代替,一天少的時候一杯,多的時候四五杯,結果就喝出了悲劇……
“五一”黃金周里,“飯局”不少,節日聚餐的時候,桌上總少不了大瓶果汁。
既然果汁危害這么大,咱們還能不能再喝了?
喝果汁會誘發痛風?
美國波士頓研究人員在22年的時間調查了8萬婦女,發現每天喝1杯橙汁的婦女,其痛風危險增加41%;每天喝2杯橙汁的婦女,痛風危險增加2.4倍。
對于痛風患者而言,果汁的危害不低于公認的酒精!
果汁的最大特點就是含糖量高,特別是果糖的含量非常高。
研究顯示,果糖攝入過多是導致痛風和高尿酸血癥患病率增加的重要原因。
痛風發病的本質原因是體內尿酸水平升高,造成尿酸鹽在關節和腎臟部位的沉積,而果糖可以促進尿酸合成,抑制尿酸排泄。
當大量果糖進入人體后,在分解的過程中直接產生尿酸,這等于增加了內源性尿酸的來源。
果糖攝入持續過高,還可以減少腎臟對尿酸的排泄率,從而導致血液尿酸增高。
同時,長期大量攝入會使體內的胰島素敏感性下降,發生胰島素抵抗,抑制尿酸排出,最終導致高尿酸血癥并引發痛風。
在人體血尿酸中,三分之二以上為內源性尿酸,食物中的嘌呤只是貢獻了一小部分,所以提高身體對尿酸的代謝能力更為重要。
過去,醫學界將控制尿酸的重點放在嘌呤的攝入上,而現在人們對果糖的危害越發重視了。
《2016 中國痛風診療指南》就針對痛風飲食提出建議:減少果糖的攝入!
水果鮮榨也不健康?
小利的家長擔心孩子喝甜飲料不健康,只允許他喝純果汁飲料或鮮榨果汁,殊不知,天天喝這些“不摻添加劑”“原汁原味”的果汁,也喝出了毛??!
其實想要補充維生素,不如直接吃水果更健康,富含果糖的水果,不適合榨汁來喝。
1.含糖量太高
新鮮水果本身含糖量就高,一旦榨成果汁,糖分馬上被釋放,開始“無法無天”。
喝果汁所帶來的飽腹感遠遠小于啃水果。吃橙子,可能連著吃兩個就吃不下了;榨一杯果汁至少需要5個橙子,喝一杯橙汁非常輕松,連喝兩三杯也一點不辛苦……
喝1杯純果汁能喝進去20~40克的糖,果糖容易超標,體內血糖上升也快得多。
2.營養素損失
新鮮水果含有大量的纖維素、維生素,都是對身體有益處的營養成分。而果汁的制作過程中,大量纖維素都被當成渣滓丟棄,維生素也會與氧化酶結合,損失慘重。
3.傷害牙齒
很多小孩子喜歡喝果汁,孩子的咀嚼訓練不足,常喝果汁可能導致下頜骨發育不充分,恒牙長得歪七扭八的幾率也會增加。
另外果汁中的酸也會腐蝕牙齒,孩子經常喝果汁容易患上齲齒。
果汁就不能喝了嗎?
鮮榨果汁雖然沒有那么健康,但也并非不能喝。
果糖的攝入,主要來源于含糖飲料、甜食和水果。一次性攝入大量果糖超過50克,才有導致嘌呤升高的風險。
就像糖尿病患者要限制糖攝入,并非完全禁糖一樣,只需控制好果汁的攝入量即可。
當然更不必因噎廢食,因為水果中含有果糖就不吃水果了!
痛風患者可以少吃荔枝、龍眼、橙子、菠蘿、葡萄、菠蘿蜜等,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,如番石榴、獼猴桃等。